把学习的过程真正还给学生——谈《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体会

更新日期: 2011年5月6日 上午12:00

本文获得“北京市2010-2011学年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三等奖

  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不是诸如实验、计算等特殊的方法和技能,而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是宋心琦教授对化学教学的理解,是对化学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上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与新的课程基本理念提到的“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观念是完全一致的。

  作为教师,我从了解学习新课程,到实践领悟新课程的过程中深切的体会到了先进科学的理念的引领和指导的巨大作用。它使教师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了自主发现,体验了科学探究,走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以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为例,我从体验探究问题过程、推动学生认知发展、加深化学反应认识和提升学科素养等方面下功夫、求转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创设问题情境,搭建思维碰撞的平台,让学生体验问题的探究过程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生成式,提倡的学习方式是探究式,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得最有价值应该是对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问题情境是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基于以上的理解,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案例:酸碱中和滴定

今有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你能想出多少种准确测定其浓度的方法?同学们想到的办法有很多,并通过相互提问、讨论逐一将方案进行了优化。

 

方案序号

方案内容

方案优化

方案评价

1

将溶液蒸干,称量质量

全部蒸干没有必要,取一部分即可。蒸干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溶液部分变质。

此法不宜采用

2

取少量待测液,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换算成氢氧化钠的浓度

 

操作简便,误差的产生主要由仪器产生

3

取10mL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的MgCl2溶液,至沉淀量最大,将沉淀过滤后烘干称量沉淀的质量,再换算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最后算出溶液的浓度。

沉淀过滤以及洗涤过程中会有部分物质的损失,且烘干操作要控制好温度

操作繁琐

4

取10mL氢氧化钠溶液与某种已知浓度的酸溶液反应,然后利用这种酸的体积,进而计算氢氧化钠的浓度

如何确定反应的终点?如何测定标准盐酸的体积?

操作简便,精确程度与测量酸碱溶液的体积的仪器和实验的终点的确定均有关

 

方案4的优化过程: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问题的研究过程当中,学生在方案设计与优化的过程中自主推导出了酸碱中和滴定所需的必要仪器——滴定管。酸碱中和滴定的课堂的引入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但学生在方案的设计以及优化的过程中收获到更多的对实验细节的思考和探究的方法,在上述过程中,已将中和滴定原理、方法、仪器作了初步分析,但其中还有许多枝节有待进一步细化,后面的中和滴定的实验步骤的完善以及误差分析学生们几乎是完全自己讨论完成。整节课学生学生和老师收获除了知识之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知识探究过程中的乐趣。使学生体会到了科学知识和理论的完善与发展过程。

二、选取恰当、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概念的建立过程,推动学生认识发展

  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某些概念原理较抽象难理解,如何将抽象难懂的概念简明科学地进行教学处理,恰当的教学策略选择尤为重要。

  教学策略选择的原则:激发学生原有认识,引发、实现认识发展。

策略:生活实例、实验、模型等

案例1:再现生活现象,引发科学思考——化学反应的方向》

环节一:核心知识:自发反应、非自发反应

情景引入:在地球这个环境中,高山流水和低水高流现象能否自动发生?低水高流要实现采取什么办法?在低水高流过程中外界停止做功,过程还能否实现?

学生活动:归纳自发和非自发过程的定义。

环节二:核心知识:初步认识焓与熵与反应自发性的关系

情景引入:根据生活的经验,举例说明我们生活中见过的自发的过程。

学生的答案有:自由落体,弹簧形变,铁生锈,食物变质室温下冰融化,水气化,我的房间会自然变乱,下课铃一响教室里自然会混乱了,将糖放入水中,糖会自然溶化,水变甜了等。

引导学生对上述答案进行归类,发现自发的变化一般具有的特征:

 

能量降低

混乱程度增加

l 自由落体

l 弹簧形变

l 铁生锈、食物变质(都是放热反应)

l 我的房间会自然变乱

l 将食盐放入水中,食盐会自然溶化,水变咸了。

l 室温下冰融化,水气化

l 下课铃一响教室里自然会混乱了

 

 

 

 

 

 

学生在分析反应自发性的特征时,发现能量变化与自发性的关系,并且建立了混乱度的概念。

房间变乱 混乱度的概念(生活中的实例)

固体溶解 混乱度的概念(学科中的实例)

物质三态变化 熵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具体化学反应 熵变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上述对熵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的认识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案例2:用实验说话,修正原认知——溶解平衡的建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认知发展过程

实物展示】室温下NaCl的饱和溶液,你对

饱和溶液的理解是什么?

不能再溶解溶质

对溶解的原认知: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相应溶质(初中知识)

欲使该溶液中NaCl析出的方法有

哪些?

①加热浓缩;②降温结晶。

图片展示】将形状不规则的NaCl固体放在饱和食盐水中过了一昼夜后发现变成形状规则的固体且质量不变。你得到什么启示?

通过宏观现象分析微观本质

溶解和结晶存在动态的平衡

认知冲突产生:饱和溶液还有溶解溶质的可能

引发建立新认知:建立溶解平衡概念

符号表达

NaCl(S) Na+ (aq) + Cl- (aq)

结合上述溶解平衡反应式你还能有哪

些方法使NaCl析出?

方法:通氯化氢、 加入碳酸钠固体

应用新认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认知的发展

实验】取4 mLNaCl饱和溶液,滴加

1~2滴浓盐酸(约12 mol/L),白色

沉淀是什么物质?产生白色沉淀的原

因是什么?

加入浓盐酸,C(Cl-)增大,使平

衡向左移动,有NaCl固体生成.

 

三、突出理论分析推测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内容理论性比较强,是学习化学理论性知识和训练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很好素材。由于理论知识抽象难懂,教学中适当的在理论分析中穿插一定量的实验探究或验证,使理论分析丰富、生动起来,同时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之在习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获取了科学探究的体验。

案例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先理论分析再实验验证

  以N2+3H2 2NH3为例,利用KQ判据推测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在经过理论推测之后,再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验证,整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推测对实验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平衡常数是解决平衡问题的重要工具,定性问题可以定量分析解决。

延伸:平衡常数的引入的价值在于学生定量观的形成,它表达了一种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变量关系,利用这种变量关系可以解决许多具体问题、也可以深化对平衡问题的理解。例如,借助平衡常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发现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对于同一反应不同的投料方式最终可以建立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稀溶液中一定温度下c(H+)、c(OH-)的乘积为常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从定量的角度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解释不清的问题,符合化学学科思想方法中的定性到定量思想。

案例2: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先实验探究再理论分析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设计实验进行分析。

  以浓度这一影响因素为例,学生设计了对醋酸进行稀释测定PH的实验,PH=3的醋酸用水稀释十倍,经实验测得溶液的PH=3.5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讨加水稀释对弱电解质电离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此时,部分学生产生疑问:对醋酸进行稀释属于降低反应物浓度,

降低反应物浓度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为什么稀释醋酸却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学分组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加水稀释不仅是对反应物的稀释,而是对整个体系进行的稀释,因此可利用KQ判据来解释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四、重视化学学科观念的建构,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当学生将许多的事实性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他头脑中还能留下是观念,是方法,是思路,具体知识只是形成这些基本观念和方法的载体。比之传统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如何将这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想教师虽然要注重对具体性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但最终目的是把具体性知识作为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观念的建构和形成。

案例:关注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建立“平衡观”

  在学完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之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作业:

  请结合前面所学的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内容,对比这些平衡体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同学分组交流所总结的内容,然后班内交流得到下面两张图表.

 

体系

影响因素(外因)

平衡常数( 内因,只受温度影响)

相互关系

化学平衡

温度、浓度、压强 (气体)

K:定量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适用于所有平衡体系,K是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工具。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越热越电离,越稀越电离

 

K电离:定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强越电离

与化学平衡及移动原理相统一

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

盐类水解

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

K水解:定量表示盐类水解的程度——越弱越水解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越热越溶解,越稀越溶解 (Ca(OH)2除外

KSP:定量表示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

 

 
 
 
 
经过总结交流,同学们发现了温度、浓度对各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的影响的共同的规律,进而对多个平衡体系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平衡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建立了大的平衡观。

案例2:突出模型化研究方法——建立“微粒观”

1、微粒观的建立过程

 
 
 
 
 
 
 
 
 
 
在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以及盐类水解平衡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均采用了以下思维模型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的角度,分析溶液中的存在的变化以及作用的结果。
 2、应用“微粒观”解决实际问题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以混合溶液为例

 
 
 
 
 
 
 
 
 
 
 
 
每一个具体的化学原理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中应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的和关键的原理,抓住各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把化学原理形成系统。

两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的所得、所思、所感,不断总结,努力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这些内化为我们的日常教学行为,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讲座:发挥新教材优势贯彻新课程理念 吴益平

[2] 讲座: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建议 胡久华

[3] 讲座: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研究现状及展望 支瑶

[4] 讲座:反思新课程的教学——怎样让学生喜爱学习? 任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