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考察的见闻与感想 |
2007年4月10日至4月15日,我随海淀区信息技术示范校考察团到广东和香港进行考察。参观了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南山中学、香港英华小学、香港皇家佐治五校、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教育统筹局,听取了各单位领导的介绍,并与学校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座谈。现将自己的见闻与感想作如下汇报:
一、教职工信息技术培训针对性增强。原来的教职工信息技术培训侧重普及电脑基础知识,目前则重在提高与学科相关信息技术。
此次参观的深圳市北师大附属南山实验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主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以前我校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主要分为文科和理科进行相关培训,针对性还不够强。另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如何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目前许多老师面临的课题。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握整合更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南山中学是一所开办还不足十年的新兴学校,在教师的培训方面下了较大的功夫。培训教师是一项综合的课程,他们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不同的培训,针对教师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培训工作,使新教师很快成长起来。青年教师开博客、建网站很普遍 ,并能够将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困难、故事等通过这些平台与大家交流。该校的德育博客论坛和语文学习网站在全国评比中获一等奖。
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好针对学生的相关实践课程。
在瞬息万变的年代,新知识不断涌现。学校必须在传统中学课程外提供更多学习机会,让年青人能发展个人天分,在合适的学习领域尽展所长,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在参观香港英华小学的过程中,校方为每位参观者配备了一名小导游。据了解,参观学校有四条线路,小导游们抽签决定参观线路。讲解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参观结束每位参观者对学生的讲解工作进行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南山中学和香港皇家佐治五校都建有数字化实验室,虽然两所学校的具体实验器材不同,香港学校的设备更加先进、齐全,但是共同点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们不仅可以做一些现有的设计好的实验,更可以利用这些器材开展一些研究。两所学校的学生都在这方面作了尝试,学生的研究也得到专家的认可。
以上所举各例,在指导思想上都是强调教育的主体参与,使学生的发展呈现更多的角度。
在这方面,我校以前做过尝试。例如,开办学生电视台。从1994年学生电视台成立至今,学校坚持每周播出校内新闻,这在一般学校中并不多见。通过学生电视台的实际锻炼也培养了一批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从事相关学习或工作。例如校电视台编辑制作人员申方健就读于北京传媒大学,目前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工作,赵海滨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一直在学校电视台工作,目前在某广告公司就职;播音员赵奇在大学校庆活动期间担任主持和配音工作,播音员金丹目前就读于北京传媒大学;……,
上面所说的尝试只是学生参加学校的工作活动,如果我们能发挥学校的优势,继续开齐开足者方面的课程,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设计、评价,将会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学校的教育也会有更多的特色。
三、多种渠道建立校园、校园与家庭、校园与社会的了解、互信,构建和谐校园。
香港英华小学与《明报》合作出版的《同声童气》是该校“林浣心校长多年来笔耕不辍,用文字、漫画与学生真情对话,让孩子们感受到校长对他们的重视和爱护,令校园洋溢温馨和民主的气息”,除了刊登林校长与学生平日的通信外,还要请“来自不同界别的大朋友给学生回信,目的是仍收信的学生,甚或有机会阅读信件的大小朋友知道,大家的声音是被尊重、大家是被爱、被接纳的。”
阅读《同声童气》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校园、孩子、家庭、社会彼此的和谐与融洽。
四、抓住“育人”的核心。
香港的学校相比我们这里密度大,经常可以在一条街上看到几所学校,有公办校、教会学校、私立学校等各种类型。在与香港教育统筹局的家校联系组领导座谈时,他们提到,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大家对经济都很看重,这就要求教育者从小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教育统筹局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经商的苦与乐,由公司为学校提供免费或便宜的物品,由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一起卖掉这些物品,收益为学校所有。
这里他们希望通过类似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尤其强调通过类似的活动也为老师教授此类课程提供了直接经验,这样老师们教出来的学生会很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另外当香港公民经商有些成果后,很多人都会想到回报社会。在香港到处可见个人捐赠的学校或实验室等。商人们同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为社会培养自己的事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