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案例

更新日期: 2010年12月13日 上午12:00

工作五年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跟普通班的学生“斗智斗勇”,一般来说这样的班级问题学生较多,作为老师要把畏难情绪成功地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

一、案例描述:

该同学,男,初三年级学生,从小学至今一直在北京借读,不合群,固执,脾气暴躁,思想怪异,成绩在班级属于倒数后三名左右。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厌学倾向明显,早晨经常迟到,据父母反映早晨叫他起床上学非常困难,经常以身体不舒服为由不想上课,甚至为此不惜编造学校有人得了传染病之类的话。勉强来到了学校,也是病恹恹的,提不起精神。上课经常趴着,不记笔记,面对老师的提醒有时会恼怒到撕掉书或卷子,还经常只上完半天课就又谎说自己不舒服坚持要回家。还常常把不想上学,想去当童工,做苦力比上学好多了之类的话挂在嘴边。

二、案例分析: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厌学情绪,丧失了学习动机。在情感上以消极的方式对待学习,在行动上主动地远离学习,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我分析了一下他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家庭原因,他的父母来北京开饭店立足,经常会在家里教育他我们为了你来这生活多么的不容易,就是为了你能有出息之类的话,给他在心里上很大的压力,会觉得学习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家长,否则无法交代。其次,人际关系原因,因为他在童年时期就来到了陌生环境,带来一种不安全感,而且在和他聊天时我得知他对小学时的老师有着很大的愤恨,可能是当时的老师和同学在不自觉的言语中令他以为是在歧视他是个外地学生,导致他在现在的集体中对老师和同学依旧有抵触心理,敌视情绪。最后就是他没有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因为他的成绩不好,渐渐地他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很差,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和动力。另外他现在这个年龄阶段还可能存在着青春期焦虑的一些心理因素。

三、应对策略:

1、开展家校配合,让他的家长不要再因为来北京借读之事给他压力,而要给他健康阳光的思想引导,比如说咱们因为来了北京家庭生活条件好了,你的视野也开阔了等等,让他感受到不是全家的生活重心全在他的成绩上。

2、借初三上半学期结束班里有另外两名借读生要转学的机会开展主题班会,让他体会到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心里从没有歧视过他们,而是深深地接纳并且爱上了他们,为他继续在这里学习奠定好的感情基础。

3、挖掘他的闪光点,创造机会让他展示。比如班里文苑的图钉,很多同学在使用时不是技术不好就是经常弄丢,他总是插得又快又好,还经常会搭配颜色形成图案,我及时发现了这点并且大力表扬,点名让他布置,他脸上也会难得的露出羞涩的笑容。

4、时常谈心,教育他学会克服困难,任何挫折都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让他勇敢度过。

四、实施效果:

经过以上努力,目前该同学能够坚持上学,并参与学习,情绪较为稳定,心理状态能保持平衡,基本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五、个案感悟:

当然,他与其他同学比较目前还有一段差距,但是他已经取得的进步深深地提醒我,教育是一门艺术,要用爱和方法来浇灌,必会开出灿烂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