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实例“一件小事”

更新日期: 2010年12月13日 上午12:00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这就更加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深信:每个行为后面皆有正向的目的;人在有选择余地时皆会为自己做最佳选择。唯有如此,在运用技巧时的态度、语调、措辞才能够一致并取信对方,得到正面的响应,有效地促进师生间的沟通。
  我在工作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那是一个下午的午休期间,我照常在办公室批改学生当天的作业。听到本年级另一个班的班主任对我说:您班的杨某给我班买了一箱冰棍。其实是为取悦于我班的女生王某。当即我走出办公室,来到该老师的班。看到一箱冰棍放在讲台上。我当时什么也没说。而是找到在场的几位学生仔细了解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同学们告诉我:原来杨喜欢王,但王不同意。杨多次向她表白,未收到理想的效果。那天,天气很热。他便用这种方法博取她的欢心,吸引她的注意。
  但是,我知道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因为我观察这两位同学的行为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了,我也发现了他们之间那种微妙的气氛——现在看来是属于青春期的萌动。一天放学后,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无意间看到肩并肩走在一起的他们俩,这时已放学一个多小时了,他们怎么还没有回家而在路上走呢?在还未确定是否属于青少年的相互懵懂的好感的情况下,我只是走上前去说:“你们俩怎么现在还没回家?”小杨说:“我想买一本参考书,不知该买哪本,就叫小颖帮我去看一下。”站在一旁的小颖却一句话都不说,但是从他俩局促不安的神情中我知道他们肯定有事瞒我。
  作为班主任的我,联系种种迹象以及这件事的发生,是该执行自己的职能——指导(帮助)的时候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不愿意别人知道,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对于小杨这个个性很强的男生来说,唯有采取合适的方法与他沟通,否则的话势必会适得其反。
  于是,在掌握了所有的动向后。我心平气和的把小杨叫到了一间空的会议室。在那里:没有老师和学生之分,有的是朋友间的和谐;没有责备和鄙视,有的是关爱和尊重。
  记得我当时说的第一句话是:现在我不是你的班主任,你可以当我是你的哥哥或朋友。第二句话是:今天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心里话,走出这扇门我就当没听过,但是必须是发自你内心的。那时我的态度是极其严肃而认真的。在沉静或是犹豫了片刻之后,小杨终于肯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讲给了我听,在这期间我只是静静的聆听着,并不时的用自己真诚的目光鼓励着这个早熟的“男子汉”。
  听完了他的内心独白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同样也曾有过这么一段朦胧期,面对当年班主任威严的神情,我不禁仍有点心有余悸。如今,我已成了站在高高讲台上的老师。按理来说,对小杨我应该进行严厉的教育——责怪他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但转念一想,这样做只会把他推向与我对立的一面,更免不了发生正面冲突,对解决问题能起什么作用呢?
  然后,我也很坦诚地说出了小杨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我说:“首先,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讲正义、讲义气的孩子,我很喜欢你的性格。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做人的原则最重要,就这一点你是班级里的表帅。但是有时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像这次帮助同学,可以有很多方法而你却没有仔细考虑。其次,你们现在的男女同学之间的所谓的“喜欢”其实只是一种相互的钦佩、仰慕,是对别人优点的一种认可,这是正常的,也是一种友谊的开始。我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我也有谈得来的同学朋友。只是我们那时重在比学习成绩,你追我赶,互相激励。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是相互学习的好伙伴。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友谊。这一点希望你能认识清楚。”讲完这些话后,望着他闪烁的眼眸,看着他逐渐松弛的神情,我想他会明白的。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做一个好班主任的先决条件是: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因为现在的学生成熟都较早,思想较为独立,遇事希望自己解决,希望老师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来对待他们。单方面的责骂、过分的包办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指导学生对已出现的情感问题进行观念和行为的调整变得犹为重要。教师在处理某些敏感问题所表现的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明白一个人的感受要比明白真相更重要。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话多并不见得有效,有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进行交流,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使对方感受到被关爱。让我们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们的那份纯真的情感,因为我们也有曾经年少,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