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二附中教科研简讯(第一期)

更新日期: 2010年10月9日 上午12:00

课题管理

序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课题时间
本学期工作目标
验收标准
计划及目标(2010年9月-2011年2月)
1
作文教学序列化的策略究
纪文燕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
1、以年级为单位,在初中三个年级各选一个班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搜集研究对象现实状况的有关材料,并做好追踪档案;
2、各班确定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学生,做好每个学生的档案追踪记录。
3、收集学生优秀作文,随文附修改过程。
4、每位教师至少阅读一部国内外关于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序列化研究的论著或其它相关文献资料。
5、编写课题研究教案,选好案例,期末提交相关论文一篇。
1、2、3、5四项均有文字资料。
第4项在课题组讨论时有发言文件。
《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化案例》或
《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初探》论文
2
语文单元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闫青
2010年7至2011 年9月

1、2010年7月——9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2010年9月——2011年6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各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学科实现质的跨越;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三个研究小组,分别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针对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开展语文课堂课例研究,以期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
3、2011年9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

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期研究报告
每人有一篇论文;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
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
本课题分为三个研究小组,分别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针对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开展语文课堂课例研究,语文各备课小组完成对本年级语文教材的整合任务,提出一套本学年单元教学模式,并针对不同文体教材提供教学案例,研究报告。争取完成教学论文。
3
高考作文教学有效指导方式的研究
陈英
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
第一步:高考材料作文正确审题立意(2010 92010 10
1、通过分析所给作文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进而归纳高考材料作文正确审题立意的方法。
2、习作分析及相关方法训练
承担人:陈英、闫青
第二步:高考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 (2010 11)
1、通过几种常见使用的的题目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高考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

2、习作分析及相关方法训练
承担人:郝琳 孙月玲 李蕊芳 李银平

第三步:高考材料作文论据的正确选择与使用(2010 11 2011 1
1、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与使用高考材料作文论据
(1)探讨论据的来源
(2)探讨论据使用的基本要求

(3)正确使用论据的技巧
2、习作分析及相关方法训练

承担人:黄奕、 黄迎、洪华丽、李雪、
第四步:高考材料作文的分析与论证方法(2011 1-2011 2)
1、总结探究相关方法
2、具体应用指导
3、习作分析及相关方法训练
承担人:梁长宝、宋永健
上述各部分计划落实到高中三个年级,在规定时间内请承担人做到
1针对现状实施科学有效的高考议论文材料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方式的研究。
2、构建行之有效的高考议论文材料作文教学知识框架及训练体系。
3、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周密的相关训练写作实施计划。
并以此为依据,总结反思相关部分教学内容实施情况,完成相关教学案例。
1设立课题研究设计方案
2、商讨研究方法
4
几何教学中图形变式法实践研究
郭振华
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
1. 搜集材料,整理几年考题中的变式
2. 研究变式规律,整理思路
撰写论文
1、 设立课题研究设计方案
2、商讨研究方法
5
TI图形计算器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赵春丽
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
1. 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图形计算器的操作
1、 能够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够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简单应用于课堂
学生写一些关于计算器的体会;搜集学生作品;整理资料
初一年级TI图形计算器的教学应用
6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有效方式研究
胡小彤
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
1高一开展全年级分班分层教学
高三开展分层答疑
高二开展分层指导(作业,课外辅导)
2学期总结
有发言文件和工作纪实(照片)
活动有方案要求,和活动纪实材料
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论文,案例,教案精编或.校本教材:《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一百练》
7
中学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芦志娟
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
在实验年级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听评课,探讨教学方法,促进共同提高。
听评课、家长会、
研讨会
“语感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报告(一)
8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
张斌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
1. 高中各年级教师对阅读材料进行搜集、筛选!确立阅读材料的文体!
2. 各位教师以一个班为重点,训练某一文体的阅读技巧。
3. 以多种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进行跟踪检测。
4. 对学生的检测成绩进行追踪记录。确立有效途径!
5. 每位老师写出详细的教案、案例以及阶段性成果小结!
一、三、五有文字资料,并进行组内研讨!
第三项有工作纪实。(图片)
1、 出可行性研究方案.
2、阶段研究成果,案例,教案等
9
物理实验课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金珊
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
3、 讨论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
4、 初步在高中二、三年级实践1-2次,并汇总情况,以调整改进。
有实施方案的研究报告
有实践记录和反思
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研究报告
10
利用错题资源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研究
张凤英
2010年7月至2011年 7 月
电场、磁场错题案例分析反思集
有学生错题收集和教师分析反思
电学错题案例分析反思集
11
化学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的策略研究
袁斌
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
1、 以每个年级为单位计划、实施符合本年级的评价方式。
2、 同一年级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3、 组内交流。
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相应的资料记录。
1、 研究方案
2、实验阶段,在不同的年级、不同层次的班级实施,记录实验结果,书写案例
12
高中化学学生课堂有效活动设计研究
李海芸
2010年7月至2012 年9月
1.高中教师针对一个专题在各层次班级中开展设计,集体讨论(3—4次)
2.每个成员至少实践一次,并完成设计方案、总结、反思。
3.学期工作总结。
工作留有痕迹:有文字记录和照片。
整理阶段性成果:记录实验结果,书写案例。
1、研究方案
2、实验阶段,在不同的年级、不同层次的班级实施,记录实验结果,书写案例
13
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马雪芹
2010年7月至2012 年 6 月
1.通过听课或对自己上课录音,统计一堂课中老师提问的时间和次数
2.设计调查问卷,完成对学生的调查,了解课堂上学生对老师提问的感受和需求
3.通过组内活动交流基本课堂提问原则,并有意识的在课堂中应用
1、2项有统计分析表,
第3项可以提供教学片段或录音或照片。
1、 对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如何结合课堂实际落实基本的课堂提问原则
14
生物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理念的实践研究
乔伟
2010年7月至2012 年 7 月

1、 2010年7月——9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了解,交流互动,组织成立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2010年9月——2011年6月为实施阶段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三个研究小组,分别在初一、初二、高一年级开设相关讲座,针对人教版新教材开展活动,以期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
3、2011年9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

1、 有讲座资料(文字资料以及PPT)
2、 有学生作品(调查报告及活动相关图片,资料)
3、 有教师论文的文字资料
课题研究措施及实施方案
15
中学生生物学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陈 凌
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
1、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研究前测;
2、讨论、分析研究措施,针对不同年级,选定实施方案;
3、开设各类研究课、实验课、课外活动进行实践研究
4、本学期研究总结
调查问卷
发言ppt,讨论记录、照片
课堂录像、活动照片等
1、《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中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方法》研究报告
16
对生物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标准的制定
杨颖
2010年7月至2012年 7 月
1. 抓紧开展本学期的所有课堂实验及课外实验和实践活动,在每一次试验和实践活动之前,认真制定好本次实验和活动的评价标准,并保存。
2. 在每一次试验和实践活动完成后 ,要对本次评价标准进行反思,改进;
3. 在学期结束前进行本学期试验和实践活动评价的整理和总结反思,对本学期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评价进行分类,找出其中的规律,总结作评价标准时的注意事项;
4. 为下一学期继续实践本学期的经验,同时要有新的探索做好准备。
各备课组完成一篇关于评价标准制定的探索性论文。
高中生物过程性评价案例.
17
首师大二附中政治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常燕婕
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
1、2010年9月——12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8月—9月
2011年9月—11月

2、2011年1月——2011年9月为实施阶段
1月

3月
7月
1、发行第一期、第二期《导航》教研组内部教研通讯期刊,交流传播,开设校本教研先导。
2首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系列之一----《开启智慧与幸福人生高中生与《思想政治》》
---初高中衔接篇
3、首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系列之二----《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选修篇
1、第三、五、七期《导航》教研组内部教研交流传播
2、①《首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系列之三----《学生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
②首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系列之四----《首师大二附中会考复习方案系列》-----考试篇
3、①首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系列之五----《首师大二附中高考复习方案系列》-----考试篇
②第四、六、八期《导航》教研组内部教研交流传播
1、 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1.论文集2.电子出版物:《导航》(若干辑)]
18
高中音乐教学评价方法探究
白晓华
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
1、 在高一年级通过音乐课评价方式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期望中的评价方式加以汇总
2、 针对不同班级特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得到初步的经验和规律性理论
1、 学生调查问卷的汇总表
2、 各种评价方式使用的过程纪录及初步结论
3、 高中学生期望的音乐课测评方式的调查
2、高中音乐教学评价方法初步探究(论文)
19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肥胖学生运动兴趣的策略研究
刘勇
2010年7月至2012 年 7 月
1 筛选出肥胖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质健康测量,建立基本数据库。
2 了解学生肥胖原因,对体育运动的喜好程度。
3 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4 根据训练计划安排训练。
1 建立肥胖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
2 编制问卷进行调查,形成数据。
3 形成文字的训练计划。
4 按照计划进行训练,整理形成课后小结。
找到对肥胖学生的施教策略
20
首师大二附中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效益研究
石文英
2010年7月至2012 年 7 月
1、2010年7月——2010年10月为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向上级部门申报课题。
2、2010年11月——2012年2月为实施阶段
主要工作:每位成员按照分工,开展相关研究。 研究报告
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建设现状分析
21
首师大二附中人生规划教育主题活动设计研究
马欣笛
2010年7月至2012 年 9月
1、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讲座活动(不少于3次)
2、两个年级分别组织实践活动2次
3 学期工作总结
有发言文件和工作纪实(照片)
活动有方案要求,和活动纪实材料
研究报告
23
借助班级活动培养电脑派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柴立新
2010年7月至2012 年 6 月
1、 在电脑派位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品质以及思想需求。
2、 进行电脑派位班班主任研讨交流。
3、 初步设计班级活动。
1、 有调查问卷。
2、 有发言文件和工作纪实(照片)
3、有初步的活动方案,和活动纪实材料
电脑派位班调研报告
24
在传统文化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方案
刘向娟
2010年7月至2012 年 7月
1、班主任研讨,初步形成在在传统文化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方案
2、高一、初二年级分别组织教育活动。
3 学期工作总结
1、有发言文件和工作纪实(照片)
2、活动有方案要求,和活动纪实材料
“在传统文化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方案”班级活动成果展示

 
 
 
 
 
 
 
 
 
 
 
 
 
 
 
 
 
 
 
 
 
 
 
 
 
 
 
 
 
 
 
 
 
 
 
 
 
 
 
 
 
 
 
 
 
 
 
 
 
 
 
 
 
 
 
 
 
 
 
 
 
 
 
 
 
 
 
 
 
 
 
 
 
 
 
 
 
 
 
 
 
 
 
 
 
 
 
 
 
 
 
 
 
 
 
 
 
 
 
 
 
 
 
 
 
 
 
 
 
 
 
 
 
 
 
 
 
 
 
 
 
 
 
 
 
 
 
 
 
 
 
 
 
 
 
 
 
 
 
 
 
 
 
 
 
 
 
 
 
 
 
 
 
 
 
 
 
 
 
 
 
 
 
 
信息动态
 
2010年9月16日下午,首师大二附中教科研校级课题开题会启动,相关课题组成员就课题方案的实施研究进行的交流互动。整个活动使全校教师进一步统一了“科研兴校”的战略意识,明确了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激发了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积极性。
三点希望:
1、 希望在研究中注意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探索中研究,在研究中探索;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2、 实事求是,转变观念,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研究中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
3、 从工作实际出发,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深入学生、深入学生家庭、根植于首师大二附中的办学理念及一切活动中,不断总结、修正、提升,形成自己的特色、团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