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研组校本课程探索的工作设想与操作方法(首都师大二附中 政治教研组)

更新日期: 2010年9月3日 上午12:00

为了贯彻政治新课程改革精神,我校六个教学年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探索实践,本学期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准备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全员参与”的较为系统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这是从传授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教研组凝聚力、科研力、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们系统分析了目前中学政治课程改革设置特点,进一步强调学生成长历程。

 

结合我校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个性)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附录: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这次高中课程改革,建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给予学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权力。开设校本课程是这次课改的又一个亮点。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呢?

一、解读政治校本课程(what)

1.校本课程内涵:(定义)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在有效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他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简言之: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课程。

2.校本课程外延:(范围)

一是课程方案中的选修II;(高中)二是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初高中)三是其它七大学习领域中相关科目或模块及其具体内容。目前主要集中在第一、二类。

3、主要特点为:

(1)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的课程

(2)与国家课程优势互补-------没有固定教材的课程、

(3)针对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问卷调查)

(4)充分利用本校或当地的课程资源------没有围墙的课程

(5)多样化、可选择、有特色-------具有创造性的课程

(6)需求评估—规划编制—现场实施。-------需要系统协作的课程

二、我们为什么要开发政治学科校本课程why

(一)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何在?(必要性)

1、校本课程成就学生------研究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合理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促使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2、校本课程成就教师-----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长远利益而言-创造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可改变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近期利益:也是目前每年度教学考核职称评定的一项基本要求.,整体利益:因为有了共同研究课题,就像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备课组、教研组内教师协调共同关注,必然加强交流合作,形成凝聚力、科研力、竞争力。改变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传统弊端。个体利益: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备条件,得到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促进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有助于成就“名师”。是教师发展的需要。

3、校本课程成就学校------建立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区人士参与学校课程决策的机制,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地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也自然地要反映一所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因此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可以说是一所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的智慧、精神的结晶,综合实力象征;“文化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是否可演绎为“课程越是校本的才越有生命力。”是一所学校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

政治校本课程资源情景分析

三、政治校本课程规划与实施的程序 how

研究先行;典型引路;分类推广;加强指导。

(一)成立政治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总负责为原学校新课改领导小组教学校长:韩伟、马欣笛 政治子课题组长:常燕婕牵头;成员:初中部:唐越、刘健敏、王宁、高中部:常燕婕、王红艳、朱国玲、刘超英。创设自上而下的开发体系: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引导;如思想政治教学走进海淀活动中校本开发讲座。

创设横向的开发体系:组织各个教研组开展特色校本开发,定期进行研讨,借鉴他组成功经验和设想。

创设纵向的开发体系:每届政治教师的校本成果的固化和传承与创新。

(二)确定课程开发的方案

1.通过教师调查、学生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我校学生需求,和教师特长优势,召开课题研讨会,有针对性、分阶段开发校本课程。

2.关于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范围、方式

 

备注:1.课程选择。教师要有选择的权力,同时要有可供选择的空间。2.课程改编。教师对正式课程的内容目标加以修改以适应其课堂情境,也包括对国外引进课程的翻译和本土化改造。3.课程新编。指全新的课程单元的开发。如突出学校特点的“特色课程”,地方性专题及时事专题;学校为适应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而开发的新兴专题或学科领域。

3.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思路:①发现问题→学习理论→建立课程目标→行动研究→反思总结--校本课程;

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编写校本教材。近几年来我们已经开设了基于我校实际、具有学校、教师、学生特色的课程探索。我们姑且称之为"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克服中小学以往教育科研"假、大、空"不良现象的有效方式。同时建立了校本课程的雏形。

4.课程内容开发与编写

思想政治学科与其它学科开发的项目一样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从国家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我校思想政治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主要有:

 

5.政治校本课程成果形式与评价方式

(1)成果形式 社会实践类

课题研究类:

模拟活动类:

竞赛类:

(2) 评价方式.

方案实施后,对学生的评价注意

(1)多元过程评价。指在学习过程中多种评价主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评定的方式。具体情况参见《高中政治课探究学习过程评价表》。

(2)项目评价。也叫专项评价,指对在政治课教学活动中采用的系统的可以独立立项的内容进行评价。可以是单一的内容,如课堂教学中的辩论赛。《学生评价量表》如下:

(3)书面考试评价。又如,让学生参加“社区民主管理调查,调查结果记入政治月考成绩.

(4)课外活动评价。政治课的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还必须开展一定的课外活动。对于课外活动的评价,我们根据政治课课外活动的特点,将评价归纳为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模拟活动和竞赛等类型。评价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学期或学年总评。

(5)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是在每一学期结束后进行的,以往被称为终结性评价或结果评价。评定的依据是期末书面考试的成绩与期中书面考试、平时作业成绩的综合,偏重于知识与技能。我们的综合评价由两部分组成:基础知识测试成绩和平时表现的评定。基础知识测试成绩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主,由学生自评小组根据《高中政治课探究学习过程评价表》评定情况,评出等第。两者的综合即为学期(学年)的总评成绩。

方案实施后,对教师的评价注意

第一,在学校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各学科各部门制定出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并交由学校领导小组讨论、评估、审批。如:《××××××》校本课程简介

 

第二,教师撰写教案教材。 学科、部门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批后,各教师收集材料、编写教案和教材。

第三,校本课程成果的应用 校本课程的成果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教学资料;知识讲座资料;宣传资料;图书馆资料;校园网的公开资料。

第五,成果评比及存档。 每年的教研评比增设校本课程的评比项目,将校本课程开发评比列入学校正常的教研活动中。并将成果公布于学校校园网上和保存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制度

建立奖励机制。在实施校本课程研发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集体或教师个人,给予奖励,并作为聘评教师的条件之一和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按照“先实验后推广”的策略,校本教材在学校开始实行。课题组把教学内容按年级、学期进行了分解落实,并将教师授课情况纳入考核指标。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思考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点: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决策民主化 课程实施的改进 教育公平的达成 学校特色的形成 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但局限是:可能降低教育质量 削弱学术性 苛求教师 缺乏评价机制 资源短缺 流于形式.。

课程开发要求,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依赖新课程校本教科研。我们备课组将准备通过系列方式如:(1)全体任课教师都要参与,自行选择课题形式和内容。资源共享与集体备课每个备课组根据教材内容,开发相应的同步教学案例。按时将编写好的教材教案电子版给交科组长,由科组长将其存放到指定的服务器文件夹中。便于校本课程实施(2)“先导小组”式教研学科工作室(3)骨干教师引领的教研专题调研与典型示范(4)连环跟进式教研(5)联片教研(6)任务驱动的教研教学竞赛“演练兵法”(7)项目合作的教研参观考察与校际经验交流

六、教研预期成果:

1.成果展示观摩

2.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

3.教学案例交流(课例研究)

4.《导航》学校政治组教学简报叙事研究与教学随笔教师主题论坛

5.调查与实验研究

6. 教育经验总结的撰写。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校本课程这朵奇葩一定会放发出无限的异彩。为了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能力,为了学校的特色形成与价值实现,我们没有任何借口不开发校本课程!

 

执笔人:常燕婕

2010年6月30日